**国有大行“羊毛”不好薅了**
近年来,随着信用卡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大银行纷纷推出了丰富的信用卡权益和优惠活动,以吸引和留住用户。然而,近期国有大行纷纷对信用卡权益进行调整,使得原本看似唾手可得的“羊毛”变得不再容易薅。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信用卡市场的变化和背后的原因。
11月13日,建设银行发布公告,公布了2025年多款高端信用卡的权益和活动内容。从公告内容来看,该行多款高端信用卡用户的权益均大幅缩水。例如,从明年起,全球智尊信用卡(银联版)、龙卡私人银行信用卡、龙卡钻石信用卡等将取消全球医疗救援及国际旅游援助服务、汽车道路救援服务等。这一消息无疑给原本期待通过持有高端信用卡享受更多服务的用户泼了一盆冷水。
事实上,建设银行并不是唯一一家对信用卡权益进行调整的国有大行。近期,包括中信、光大、农行、广发等多家全国性大型银行均对旗下信用卡权益进行了调整,或取消部分服务,或提高服务门槛。例如,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自11月1日起,该行银联i白金信用卡“i白金专属36+1新生活”交易权益规则调整正式落地,调整后获取交易权益点除要求满足每月交易金额外,还增加了银联渠道交易金额的要求。光大银行则宣布,包括光大移动中青旅联名信用卡、孝心标准白金卡等在内的多款信用卡,因合约到期,机场接送机服务、租车免一日租金服务等将于2024年10月31日统一终止。
国有大行信用卡权益的“缩水”,背后原因复杂。一方面,随着信用卡市场的逐渐成熟,发卡量增速下降,获客难、留客难成为各大银行面临的共同难题。为了控制成本,银行不得不对信用卡权益进行调整,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另一方面,近年来,一些人通过“养卡”“代刷卡”等方式,针对不同信用卡的积分累计和奖励规则,赚取信用卡积分,待兑换权益之后,再通过转卖来牟利。这种行为不仅增加了银行的营销成本,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因此,银行调整积分规则,打击积分套利的“薅羊毛”行为,成为必然之举。
除了调整信用卡权益和积分规则外,国有大行还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例如,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多家银行新增了部分线上支付交易累计积分,以鼓励用户线上消费。此外,针对信用卡市场的产品定价之变,央行发布《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这一改革为银行提供了更大的定价自主权,也促进了信用卡市场的竞争和创新。
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国有大行信用卡权益的“缩水”无疑是一种损失。原本可以通过持有高端信用卡享受的各种服务和优惠,现在变得遥不可及。面对这一变化,消费者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信用卡市场,选择合适的信用卡产品,并合理规划自己的消费和还款计划。
总的来说,国有大行信用卡权益的调整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短期内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一些不便和损失,但长远来看,这将有助于推动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和警惕,合理规划自己的消费和还款计划,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同时,也希望各大银行能够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更加注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共同推动信用卡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上一篇:“浪胃仙”创始人被判刑 公司回应
下一篇:饭店未主动提醒消费者防止浪费被罚